转型期社会问题观察系列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5-09-28 10:21:00 点击:[ ]
       2015年9月26日和27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做客“财经传媒公开讲座”,就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主题展开了三次系列讲座。审视当下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针砭时弊,颇具发散性的思维启发了在场每一位听众,带领大家深入思考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并非如此的现象。
      9月26日上午第一场讲座的主题是中国教育病理。在正式开始之前,郑老师向全场发问,“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更让人满意吗”,他称自己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和对生活现象已习以为常的大多数人不同,他会拒斥社会的某些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评,希望我们青年人,更要对周边事物敏感,勇于表达自己的异见,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那么中国教育到底出了哪些问题,郑老师把中美基础教育进行对比,指出虽然中国的基础教育成绩高于美国,但却是以牺牲孩子愉快的少年时光为代价的,青少年永远被裹挟在成堆的作业中。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根本上是培养不出精英和社会的领袖的,它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导致了教育的变质和学习的异化。此外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因为脱离社会结构简单地改变教育理念是无法触及教育问题的本质的。
       而要真正解决这种教育问题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放宽考试制度的“独木桥”,二是实行分流机制。郑老师认为前者在中国只能以失败告终。因为教育扩招虽然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但社会上的高位的好工作永远是稀缺的,相对的,只与少数人相匹配,仍然会有人处于失业状态。而分流机制是符合人性的,郑老师引入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例子,在德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孩子们在10岁就进行了职业分流。
       但分流为什么在中国也会困难重重呢,郑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两条思路:一是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仍是一个金字塔型社会,每个人都渴望成为金字塔尖的人,而分流所要达成的是橄榄型社会,与现实结构不符。二是计划生育制度使得中国独生子女增加,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也随之加大,很难让其主动地选择分流。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郑老师耐心回答同学的问题,并强调真正的教育是由教和学构成,在《论语》中,“学”出现的次数是“教”的8倍,要注重自主性地“学”。
       9月26日下午的第二场讲座的主题是社会问题,郑老师首先提出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高房价的问题,无论是从绝对价格还是从人均收入水平来说都高,高房价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一来年轻人被房价的枷锁束缚,成为了房奴,为生活放弃了梦想,变得入世和平庸。二来使得中国农民工几乎不可能融入城市生活,高房价让企图扎根城市的农民工望洋兴叹,只能回乡。他给出了一个解决的思路,即每个人居住的房屋应该是免费的,每个公民都有享受住房的权利,这样人们就不会被房价所累,才有更多的人去追求梦想,也会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
       其实是医疗问题,郑老师指出“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人们过度迷信医院的错误观念,他强调当下社会重治疗轻个人保健,促发了这个局面的形成。与此同时中国各阶层的医疗报销费用也存在着很大差别。社会高阶层的医药费高昂,全靠政府报销。城市人支付较少医药费,而农村人支付较多医药费。在提出解决措施时,郑老师独辟蹊径,认为国家对个人的医疗保障应该做到完全平等,把一定的医疗费用作为工资落实到每人身上,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医疗。
     再次是腐败问题,郑老师把腐败分为两种,狭义的腐败是指违法乱纪,广义的腐败包括公车、干部子女的教育、医疗费报销制度等等。他强调必须要重视这种广义的腐败问题,反腐必须采用法制化的方式来进行。最后郑老师还提出了广大人民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长远来看,维权可以激活中国的法律,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推进国家法律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的长久发展。
       9月27日上午的第三场讲座的主题是治学之道,郑老师谈到治学应该以自己的兴趣为上,我们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这是治学的悲哀。同时他建议文科生治学应该做到四点:读书、社会调查、思考和写作。要放宽读书的眼界,不要只局限在某一领域,做个“杂食动物”,拓宽视野,发展自己的“远链接”。他强调读书最终的目的不是读书数量和速度的提高,而是在单位时间内自己读书所产生的头脑风暴。社会调查作为文科生的看家本领,更应扎实基础,首先要对社会现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某一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要具备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聊天中获取调查所需要的素材,郑老师还提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如个案调查、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等。思考可以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笔记分为两种:读书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对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的解释,长此以往,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应该具备选题能力,郑老师拿自己的学生选题举例,很多论文的选题都是操作性低或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已是不可超越了,这样的选题就应该舍弃,选题是一个大智慧,要花时间精力找出一个鲜活的题目,切忌炒冷饭和重复劳动。
     在正常讲座的最后,郑老师寄语在场同学:敢于我行我素,别在乎他人评价;建立自己的兴趣,忠于自己的兴趣;学会扬长避短,建立自己的长板。
       这三场系列讲座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对社会现象始终抱有独立批判思维的郑老师的形象,也启发了在场每一位同学跳出思维定势,重观社会,反思自我,帮助大家深刻认识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问题,也为每个研究生提出了修身治学之道。(文/程炜林,图/吴敏、贺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