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莅临南燕开讲

发布日期:2015-12-23 14:52:00 点击:[ ]
       2015年12月22日晚7点,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深研院C105做了主题为“人、机器人与剩余价值:关于科技改变社会的新政治经济学”的讲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科研处处长刘宏以及数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讲座。在北大深研院人文社科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主持下,何院士为现场的师生带来近两个小时的知识盛宴。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参与者之一。
       讲座开始,何院士首先回顾了中国政治经济学与重要历史实践的发展路径,论证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中包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回答,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使命;其次,他结合个人近70年的求学和科研经历,梳理近代重大的物理学科技成果;再次,他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对人和剩余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提出在未来社会,机器人将取代人类来从事劳动,而且机器人将会自主生产机器人,剩余价值将消失,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实现;最后,他就当前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战略与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进行了分析,主张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应该吸收更多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以此来完善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以此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主张国家应该大力开展面向未来科技的教育,培养今后能操控机器人的人才队伍。
       接下来是问答环节,有观众提问“未来人类的劳动将由机器人来取代,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人类社会中是否还会存在不平等问题?”何院士认为:在未来社会,当人类的体力劳动都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剩余价值就会消失,物质方面的按需分配就能实现,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将不再劳动,不仅可以继续自由地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将继续承担脑力劳动的工作;社会并不会走向平等,不平等将继续存在,因为脑力劳动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差异来源。还有观众提问“与机器人相比,人类会遗忘,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文明的遗失,而机器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那是否意味着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将会被机器人所淘汰?”何院士对此的回答是:情况很难预想,但就当前的机器人技术来说,应该不会出现机器人淘汰人这一说法,但自己对机器人研究水平不及现场的刘宏教授,所以邀请刘宏教授回答。从事机器人方面研究专家刘宏教授则认为,会有这样可能,因为人类有寿命限制,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不及机器人,同时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竞争和嫉妒,合作状况不及没有情感的机器人。       
      讲座最后,深研院党委书记谭文长代表深研院向何院士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同时又从个人角度向何院士表示了敬意,并表示将向何院士学习,以后也能和何院士一样即使在耄耋之年依然奋斗在学术事业上,也诚挚邀请何院士继续来深研院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
       讲座从7点开始,9点结束,何院士一直拒绝坐在椅子上,坚持站着讲话。其站姿笔直,精神抖擞,语调激昂,思维活跃,令现场众多“年轻”观众敬佩不已。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排队与何院士进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