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晚上,中国登山界代表人物张梁受邀在C栋303教室为我院学子带来了一场以“超越梦想,永不止步”为主题演讲。在深研院人文社科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的主持下,张梁一气合成,连续讲述了长达3个小时的勇者传说。现场气氛高涨,全场观众聚精会神,纷纷沉浸在张梁的一次次挑战生命高度的探险之旅中,掌声阵阵。
张梁,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成功登顶包括珠峰在内的11座8000米以上雪山,徒步南极,穿越北极,是全国金融街抵达“世界三级”的第一人,是世界上首批完成“11+2”挑战的中国人。
演讲伊始,张梁首先对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他1982年就读于河北财源,年轻时候的他就酷爱体育,喜欢踢足球,毕业后怀着梦想来到千里之外的深圳,在农业银行工作,业余时间也没有放弃运动,1999年开始接触户外运动,参加过多次各地马拉松比赛。2003年张梁参加了纪念人类登顶峰50周年活动,因救援英国队员哈罗德与珠峰失之交臂,但这并没有打击张梁登顶的斗志,2005年对张梁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他在5月22日成功登顶,创造了新的生命高度。
随后,张梁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在2005年7天徒步120公里抵达南极点和2008年参加北极点国际挑战赛以第二名成绩成功抵达北极点的美妙经历,他提到探险时团队搭帐篷时的通力合作、南极极昼的美丽、呼出的气瞬间成冰变成“圣诞老人”、企鹅左摇右摆的可爱模样。探险的过程中美丽与危险并存,在徒步北极时,恶劣的环境下,张梁的团队拖着100多斤重的雪橇,滑雪前行。冒着零下30-40度的低温,时刻面临着冻伤的痛苦和遭遇北极熊的危险。团队中三个成员的脸都被冻伤,也曾直面与北极熊近距离的险境,他们身心俱疲却未曾放弃,张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表示他们互相鼓劲,绝不言弃,凭着无数相互的“加油”走到了终点,自己也成为在北极圈最短时间徒步最长距离的中国第一人。
艰难困苦阻挡不住前行的脚步,继成功登顶珠峰后,张梁又先后登顶希夏邦马蜂、马纳斯鲁峰、道拉吉里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布洛阿特峰、干城章嘉峰等8000米以上山峰,挑战身体的极限,体味生命的奋斗与激情。无限风光在险峰,张梁展示了探险过程中的照片,一张张雄伟壮丽的风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好似让同学们站在了高山之巅,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到了群峰环绕、天人合一的震撼。
探险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未知的危险,处变不惊、冷静应对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解决之道,张梁登山的途中看见过很多遇难的队员,生命的逝去有些是雪崩滑坡,有些是体力耗竭,自我放弃,唏嘘之余他感叹道不要轻视任何一座雪山,每一次探险都需要旺盛充足的体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心理、冷静的分析头脑、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张梁还分享了多年登山的经验教训,作为队员要对自己攀岩的实力和技术有充分的认知、量力而行,作为组织者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有经验,负责任,有实力、有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率的、系统的团队。登山充分实现了张梁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与尊重。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登山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作为寄寓其中的精神追求,已经完成了一个勇士的蜕变与成长,心态、意志力、决心得到了一次次的历练,同时也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挚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从2000年到2015年,张梁在这15年中已经完成了“11+3+2”即登顶11座8000米以上雪山、跨越三大洲、徒步南北极的壮举。在未来,他表示还将继续实现“14+7+2”及环球航行的梦想,勇者无疆,他还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生命新高度。
分享环节结束后,进入观众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如何看待登山的生活方式”,“如何一直坚持不放弃”,“登山充满着风险,登山前自己是抱着何种心态”等,针对这些问题,张梁一一对此作出了详细的回应。幽默风趣的讲演让现场气氛持续高涨,演讲结束后掌声持久不衰,整个演讲分享让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探险家的豪迈气魄和旷达胸怀,给同学们注入了一剂强心的鹰血,张梁用自身的探险经历告诉北大学子,把生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到极致就是对生命最高的敬意。同学们意犹未尽,感触颇丰,纷纷表示像看了一场好莱坞电影般惊险刺激,并与张梁合影留恋。(文/程炜林,图/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