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黑白”与社会公共生活——记人文社科学院第87期人文沙龙

发布日期:2014-11-17 08:53:05 点击:[ ]
      11月13日晚,人文社科学院第87期人文沙龙“情理之中、爱恨之间--到底是性本善还是人本恶?”在B306教室顺利举办。陶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人性与社会”方面的理论与研究,“人性的秘密是善是恶”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到来,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兴趣盎然与老师互动热烈。


      陶林老师为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六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博弈论、实验社会学、道德动机与行为。陶老师对于人性的基本动机与公共生活领域的关系做过相关研究有相当见解。


      开场伊始,陶林老师梳理了从古典时期先哲到近代学者关于人类基本动机与社会公共生活关系的理论。古典时期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先哲论述社会运行基础是建立在人之德性的基础之上的,到了近代以霍布斯以及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学者将公共生活的合法性转而立足于自利理论之上。人类的公共社会生活到底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话题。
      人性的基本动机以及人类追求的到底是什么,陶老师认为这个话题绵延了两千多年,他并没有对此作出哲学性的解答,而是与同学们分享了实证科学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陶老师指出,为探究人性的动机,行为经济学在实验室中做了大量的实验,主要包括:独裁者博弈实验、公共品博弈实验、礼物交换实验、强互惠性实验和信任博弈实验等等。通过这些实验,研究者们发现行动者在采取行动时,个体不仅仅具有自利动机,道德动机是也真实存在的。
      陶老师进一步提出既然行为动机同时存在自利动机与利他动机,那我们需要重新反思社会制度的基础。人性道德动机的存在使我们应该意识到公共生活中不应仅仅是市场经济起到主体作用,民主宪政、福利国家、公民社会同样也应成为构成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维度,我们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让第三部门(公民团体、非营利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社会更有效率的运行,以及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最后同学们就行为经济学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性善恶案例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制度下自身善恶观念的冲突这三方面话题与陶林老师进行了深入互动,最后人文沙龙在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刘晓梦,图/苏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