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

学科职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行政职务:

研究方向: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

课程教学: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

联系方式:Email:fangw@pku.edu.cn

教育经历:
1991年8月--1994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1986年7月--1989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硕士生
1982年9月--1986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05年8月-- 至今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00年9月--2001年9月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6年8月--2005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1994年7月--1996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1989年7月--1991年7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

获奖情况:
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8月):专著《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11月):专著《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第8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5月)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提名奖(2008年5月):论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007-2008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树仁奖;
1997-1998年度北京大学教学岗松奖;
1996-1997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2010-2014)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刊物《社会心理研究》副主编(2011- )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2009-2013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审稿专家
主要论文:
2012 "部分公民权:中国体验的忧伤维度",《探索与争鸣》第2期。
2010 "‘文化自觉’的阶梯",《开放时代》第5期。
2009 "转型心理学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3日第7版。
2009 “政治体中的信徒—公民困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09 “Transitionl Psychology: The Membership Approach.”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2.
2008 “叠合认同:多元一体的生命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214-223。
2008 “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137-147。
2008 “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 期,89-108。
2007 “宗教群体资格简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005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25-59。
2004 “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社会理论论丛》第2辑,145-175。
2004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
2003 “社会心理学:成就与反思”,《光明日报》理论版11月11日。
2002 “社会行动者:社会行为论的可能框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6期。
2002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心理学报》第6期,651-655。
2002 “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主流社会心理学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5期,62-70。
2002 “后学的养成、评价和资助”,《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74-76。
2001 “文化适应与合作: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调查研究” ,《新华文摘》第12期(第2作者)。
2001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126-136。
1998 “大众时代的时尚迷狂”, 《社会学研究》第5期:99-105。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
2013 《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方文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共10本),方文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中国宗教和民间信仰》,载李培林、李强和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第16章:第471-49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
2008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卡尼曼(Kahneman)等主编,主译和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月。
2008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专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月。
2008 《群际关系》,载周晓虹主编《社会心理学》(第185-20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月。
2007 《群体过程》,布朗著,胡鑫和庆小飞译,方文审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8月。
2006 波特和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肖文明等译,方文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002 《社会行动者》,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月。
1998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英)吉登斯著,第2译者。北京:三联书店。
主要研究课题:
"互依三角:政策后果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李斌社会学基金2012年度科研项目,主持人。
"转型中国社会的心态地图与合法性表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11JJD840003),主持人。
“转型心理学的基本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025)
“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SH063),主持人。
“行动者群体资格研究:转型社会的实践和理论”,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6JJD840001),主持人,进行中。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及其应用研究”,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SH001),主持人,已完成。
“社会行动者:理论和经验研究”,2002年国家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宗教行动者”,北京大学2001年“985”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解构霸权:欧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0BSH030),主持人。已完成。
“北京市基督教群体研究”,北京市九?五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社会行动者:初步研究”,博士后课题,199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独自完成。
学科职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行政职务
研究方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 课程教学 社会心理学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