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拓系列报道(二):向蛇口再出发,走进“城市边缘”

发布日期:2014-03-03 15:38:00 点击:[ ]
   盘活工业旧址,打造创意城市。2月28日,凉风习习,人文社科学院2014年新学期素质拓展首次活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正式启程。
    本次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围绕着“城市边缘”这一主题,充分揭示城市人文、城市空间、城市生活方式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相关问题。参展作品主要有A馆-价值工厂、B馆-文献仓库、企业特别展以及外围展,当天的参观者也是络绎不绝。
    因时间有限,本次仅参观了A馆和B馆。B馆“文献仓库”将蛇口客运码头旧仓库作为本次双城双年展主展场之一,以其扎实的文献展介绍了全球各地对边缘地区的改造实践。一下车,“蛇口海棠汽车站”七个历史沧桑的大字映入眼。放眼望去,B馆“文献仓库”依山傍海,自然景观条件优越,很多同学为它的空置感到惋惜。不过,据介绍,未来该地计划建立水上客运中心,发展国际邮轮母港来提升深圳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形象。B场馆的展区也是丰富多样,一走进大门,便是“城市边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展,墙上多彩的画面和视频资料不仅仅是对历史片段的简单回溯和纪录,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种种城市边缘现象背后的隐性逻辑和联系。另外,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的城市建设案例展也充满了人文色彩,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
    走出B馆,大家坐上了双年展里充满创意的穿梭巴士。车子一路前行,不久便到了A馆“价值工厂”。该馆前身是广东浮法玻璃厂,位于深圳南山蛇口湾畔,毗邻蛇口港口码头片区。从外观看,A馆“价值工厂”其实是主厂房熔制、锡槽车间,但却充满了工业元素特征。尽管早已停产,但对主要设备进行了拆除后留存下的建筑构件、建筑细部仍保留了蛇口当年工业文明和场地的印记,尤其是厂房高大宽阔的内部空间,屋顶凸起的天窗,以及气势恢宏的熔窑柱头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对建筑和城市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从“价值工厂工作室”到“深圳香港特殊材料区”,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到“价值农场”,每到一处,大家都收获满满。那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展亭和最终的成品形态中显示出来的是人类高超的工艺,它们如同是对“价值工厂”的一次表演性的、建筑性的创造,让它粗犷的工业痕迹在人们好奇的探寻中重焕生命力。当然,最有趣的要数价值农场了,偌大的农场上种满了各种不知名的蔬菜,还允许自助采摘,很多同学边采摘边拍照,玩得不亦乐乎。
    大家沉浸在历史中,时间却悄然而走,双年展的参观活动也随着A馆前的合影而顺利结束。此次参观让学生们受益匪浅,除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创意激发外,更多的是引发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城市边缘区域该如何“再出发”?作为人文社科学院的学子,这一问题更需要用心思考。让我们怀着浪漫情怀,秉承科学与公平,努力去探索未来,探索崭新又极具潜力与希望的未来! (文/王斯恬,图/杨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