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7点,香港资深劳工工作者梁淑美女士应邀参加了我院举办的第37期人文沙龙,此次人文沙龙的主题为“劳工权益与大学生维权的中国式烦恼”。由于劳工权益问题涉及到学术上的诸多领域,因此参加本期人文沙龙的同学比以往多了很多,并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同时出席的还有人文学院院长助理于长江老师。
梁淑美女士是一位香港资深劳工工作者,在深圳某工人服务中心工作三年多,主要服务对象是工厂的外来打工者,同时,她也特别关注工厂女工的权益、生产安全和健康、工人意识教育等问题。

讲座伊始,梁女士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她说,此次前来参加人文沙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更为深入的了解劳工现在所处的生存状况,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劳工权益的获得,鼓励大学生们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与以往人文沙龙不同的是,梁女士偏好于一种互动的交流,她喜欢大家称她为阿美,并且让所有人都做了自我介绍,以便在一种平等而融洽的氛围中探讨问题。同学们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也向阿美请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工人与私人企业主的关系是怎样的?义工与政府之间要如何交涉?义工的工作与企业组织以及NGO有什么区别?
梁女士首先从1993年深圳“智丽玩具厂”一场火灾烧死84名女工谈起,结合92年深圳全面开放、大量资本涌入的社会背景,描述了在劳动力需求大大增长,而工人们的安全和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她讲到,当时的通讯并不发达,因此外出打工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他们每天要工作12-16个小时,工资水平极低,并且很容易发生事故。而女工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因为她们廉价且好管理,由此,女工就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劳工权益的问题,一个是性别差异(也就是女性的自主性)的问题。这里,梁女士提到了南山区的“女职工服务中心”,这个组织就是专门为女工设立的,它非常重视女工意见的表达,不允许男性进入。
接着,梁女士讲述了03年珠三角地区频繁罢工以及当地工人的工伤和职业病等问题,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她也详细的描述了现在她在深圳所从事的工作,比如:去各个工业区宣传职业安全教育,到医院探访工伤工人,预防和教育法律的普及,以及为工人们开展一些文娱活动。这里,她着重强调对工人的教育,她认为,救助工作不是说劳工们遇到问题了,都来找这些社会工作者请求他们的帮助,而要“助人自助”,也就是说,要教育劳工们认识到自己的权益,有自我维权的意识并且能自己主动去争取权益,这才是救助的关键。
随后,同学们从工会组织对劳工权益的维护,劳工救助工作的运转,劳工工作者的“志业”和生活现状,劳工维权的底线和成本等各个方面,与梁女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许辉同学也为我们讲述了他所参与的“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的工作情况,“安全帽”是由北京众多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及工友组成的志愿团队,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时间,针对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朋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同学们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不断踊跃提问,此时,人文沙龙的学术氛围也达到了高潮。


晚上9:30,这次人文沙龙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但仍有许多同学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加入梁女士的工作团队,帮助那些处在困境的工人,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文/任皎、图/刘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