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19点在C栋303教室,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潘毅副教授应邀到我院举办《大工地:新自由主义下的阶级形成》讲座,同学们闻讯纷纷前来,倾听潘毅教授对于新工人阶级形成的独到见解。
潘毅副教授是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劳工、性别及文化政治、全球化及跨境研究。2005年凭著作《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获美国C. Wright Mills奖,为首位获此奖的亚洲学者。在社会活动方面,她曾发起成立关注珠三角女工劳动权益问题的民间团体“女工关怀”。她的研究具有强烈的行动指向,她呼唤着女工的发声和抗争,以及与这些女工相结合的公民社会运动。
主持人刘鹏飞简单介绍了潘毅副教授后,潘毅副教授开始了生动而深刻的演说。她从对农民工的定义谈起,逐渐引入这次讲座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理解建筑工人作为新工人阶级形成的特殊状态。对于这一问题,她从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城市主义与消费革命、农民工与无产阶级化三个方面,描述了该问题的现实对应。
接着,她回归到理论层面,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进行深入解析。她重点分析了马克思阶级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联系,认为马克思理论阐述了劳动从属资本这样一个历程,英国的工人阶级是直接实现了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而在中国,农民工造成了一种双重属性,并由此导致了双重异化,中国的农民工没有完全转化为工人,实际上这是为资本积累服务。她还详细阐述了波兰尼理论的具体内涵,并揭示出这一理论在解决中国问题时的局限性。最后,她应用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相关的案例,阐述了她在理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问题中的研究思路,即从阶级结构、阶级身份、阶级体验到阶级行动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潘毅副教授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也引发了大家的深思,在互动环节中,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都积极踊跃的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潘毅副教授也非常细致的答疑解惑。
由于提问者众多,讲座推迟了15分钟才结束。主持人匆匆做了结束语,告知大家可以私下与潘毅副教授继续交流,因此,许多同学都准备好问题聚集在潘毅副教授周围,久久没有离去。(文/任皎、图/黄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