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比拼——记北京大学深研院辩论赛半决赛(人文学院VS国际法学院)

发布日期:2009-12-12 11:11:00 点击:[ ]
    12月12日晚19点,北京大学深研院首届“南燕论剑”辩论赛半决赛在C栋103火热上演。进入半决赛的代表队分别是:国际法学院1队和2队,我院1和2代表队。到场的评委嘉宾有人文学院李康副教授,国际法学院法学的张趁莉老师以及教务处的金自宁博士。 
    主席做了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场辩论赛围绕“北大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国际法代表队为正方,我院代表队是反方。正方主要论证了校长实名推荐制是我国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而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军人物和教育先声,有义务与责任代替教育部去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而反方辩手则紧扣正方陈述中的漏洞,引经据典展开反攻。他们强调并不否认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中国现行人才选拔制度的补充,但是任何制度都必须是在适合于它的一定环境和条件中运行,而目前我国人民大众尚且还在呼吁诚信、倡导廉洁,这与校长实名推荐所要求的社会环境是不相吻合的。其二,北大历来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受到各方媒体和目光的高度关注,而校长实名推荐作为一种正在被试行和探索当中的制度,极其需要一个宽松的舆论发展环境,因此不应该由北大来试行。正反两方的辩手在辩论的过程中,都充分展示了自己敏捷的应变能力,严密的逻辑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以及能言善辩的表达能力。在经历几次激烈的辩论之后,评委们开始讨论打分,此时也是观众提问阶段,场下的同学积极发言提问,而正反两方辩手则沉着应对,由于这一过程的交流没有很强的约束,因此大家唇枪舌剑,将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随后,金老师宣布了第一场比赛的结果:在这场比赛中,人文学院代表队获胜!最佳辩手为国际法学院代表队的三辩张良同学。
    休息片刻,第二场比赛开始了。这一场主要围绕“网络门现象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还是消极的现象”展开,我院代表队为正方,国际法代表队是反方。正方认为网络门本身的事件可能是消极的内容,但是这种现象却可以提高社会公众的警觉性、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改革和完善,最后推动社会的前进、文明的进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门现象是一种积极的趋势。反方认为目前流行和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网络门事件多是一些负面的,有伤社会风化的恶俗事件,而且广大青少年的免疫力和自我抵制能力较弱,所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现象。在接下来的几个辩论环节上,双方各执己见,毫不相让,辩论场上氛围异常紧张和激烈。随后,金老师宣布了第二场比赛的结果:在这场比赛中,国际法学院代表队获胜,最佳辩手为国际法学院的三辨张浩淼同学。
    最后,金自宁老师对本场辩论赛做了精炼的总结。至此,整场比赛圆满结束。(文/史娅萌)